从电视剧《辛亥革命》创作看“告别革命论”(4)

辛亥革命网 2012-01-16 00:00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王朝柱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剧作家必须把历史当作逝去的桥墎,把现实当作今日的桥墎,在空中架起一座穿越时空的精神大桥,艺术地完成历史和现实的沟通。好在电视剧

  辛亥革命从何时算起,史学家并无定论。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也为了剧情的集中,电视剧《辛亥革命》从发起、成立同盟会写起。辛亥革命到何时结束?史学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就结束了。但是,为了完成推翻帝制、反对复辟这两大主题,我有意写到袁世凯之死。我历经长时间的酝酿、痛苦的思索,这12年风云激荡的历史逐渐在脑海中形成了如下的结构和布局:

  第一集是全剧的序,写出中国已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国各地的反清团体没有统一的组织,也没有统一认同的革命纲领,急需去日本寻找孙中山先生。

  接下来,我又多次审视辛亥革命的主体,竟然发现是一首浑然天成的五言或七言绝句,十分自然地分成起、承、转、合四大部分。

  起篇:围绕着同盟会的成立、内部的纷争、回国发动起义以及徐锡麟、秋瑾等壮烈殉国的革命事件展开;

  承篇:着笔写出镇南关起义、马笃山战役、广州起义等重大事件,不仅要再现全国风起云涌的革命大势,更重要的是要完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英雄群体的塑造;

  转篇:以武昌起义、阳夏保卫战、南北议和、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为中心,写出全剧的革命高潮;

  合篇:围绕清朝退位、孙中山交出临时大总统、刺杀宋教仁、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登基而死的真实历史,艺术地点出:“封建帝制永不能再行于中国”;

  束前的画外音,点出新文化运动业已拉开帷幕,中国共产党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2、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当然领袖

  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舞台上,各个阶级、各种势力的代表人物粉墨登场,淋漓尽致地表演着他们不同的诉求。但就其社会主要矛盾而言则是两大派,一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再是以袁世凯、载沣等为代表的清朝统治阶级顽固派。孙中山何以成为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领军人物呢?请看如下事实:

  清朝末年,危机四伏,大江南北燃起推翻清朝的烽火。正当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的维新变法遭到残酷镇压之时,孙中山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他“上书李鸿章失败之后,自认改革之路化成泡影,毅然决定甘冒杀头危险,领头革命”,并在檀香山建立第一个“振兴中华、维护国体”的革命组织兴中会,且向中外昭示兴中会的政纲:“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实事求是地说,孙中山不仅在清朝末年第一个建立推翻帝制的革命组织——兴中会,而且还是提出走向共和政纲的第一人。因此,他无可争议地站在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制高点上。

  随着八国联军在北京血腥的屠杀,同胞的热血擦亮了先知先觉们的眼睛,各种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影响较大的有湖南的华兴会、浙江的光复会、安徽的岳王会等。待到《苏报案》发生之后章太炎、邹容等被捕,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发动长沙起义失败逃到日本之后,中国革命又陷入迷茫时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