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剧《辛亥革命》创作看“告别革命论”(5)

辛亥革命网 2012-01-16 00:00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王朝柱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剧作家必须把历史当作逝去的桥墎,把现实当作今日的桥墎,在空中架起一座穿越时空的精神大桥,艺术地完成历史和现实的沟通。好在电视剧

  恰在这时,孙中山来到了日本,迅速把这些革命的迷茫者集聚一起,发起成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同盟会”,提出十六字政纲:“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接着,他又提出三民主义,并写进“同盟会”时期的《建国方略》。这时的孙中山是众望所归的革命领袖。

  孙中山一生发动过十次反清起义,除去镇南关起义以外均未亲临战场指挥,这是因为清朝政府对孙中山死令通缉不准回国造成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每次起义的思想灵魂和具体部署都是孙中山的。起义所需的经费、军火以及失败后的善后款项,也全都是孙中山向海外爱国华侨募集的。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黄兴等面对反动统治阶级的疯狂屠杀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身在海外的孙中山很快擦干悲愤的泪水,向爱国华侨募集到掩埋七十二烈士以及善后所必需的经费。同时,他非常乐观地向处于革命低潮的同志们指出:失败是成功的种子,推翻反动、腐朽的清政府的日子不远了!实践证明,不到半年时间,埋葬清朝的武昌起义爆发了。这说明,孙中山有着超越黄兴、宋教仁等革命家的政治预见。

  如果再联系就任临时大总统、设立防范袁世凯复辟的《临时约法》、二次革命、组建中华革命党等,可以充分证明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真正的主要领导者。

  3、浓墨重彩地塑造孙中山革命家的形象

  就艺术创作规律而言,一部作品写得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其主人公塑造的是否完美。因此,孙中山作为电视剧《辛亥革命》的当然主角,我必须倾其全力且浓墨重彩地塑造好孙中山革命家的光辉形象。

  孙中山是一位大爱无疆的革命家。用一位艺术家的话说,孙中山先生无疆的大爱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爱江山,再是爱美人。从广义上讲,所谓爱江山,是指爱伟大的祖国;所谓爱美人,是泛指爱不屈的同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种无疆的大爱又是密不可分的。细心回顾以往同类题材的许多作品,要么是把孙中山当作一个符号,图解辛亥革命中的战例或事件,要么有意贬低或歪曲孙中山先生的形象。前者是违背艺术创作规律,后者则是用心不良。我认为,作为艺术创作,除却正确的写出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外,还必须从鲜活的细节入手,才能真正写出孙中山有血有肉、大爱无疆的革命者的形象。

  孙中山出生在翠亨村一个农民家庭,跟着兄长孙眉在檀香山茂宜岛长大。他受过完整的美式教育,在当时名气很大,收入颇丰。当他看到苦难的祖国被西方列强瓜分的悲惨现实,遂毅然投身革命,变卖医院充作革命的经费。随着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革命深入发展,孙中山又动员兄长孙眉卖掉茂宜岛的农场,无偿地捐献给革命事业。孙中山当上临时大总统以后,兄长孙眉希望弟弟孙中山把广东都督一职交给他当。孙中山听后十分痛苦,严厉地批评兄长孙眉这种封建世袭、分封的思想。兄弟二人发生激烈争吵过后,孙中山说了这样一段史有所记的话:“在家事上你是我兄长,应该听你的。在国事上我是总统,你听我的。”接着,他拿出一幅“天下为公”的字轴送给兄长孙眉,希望他能真正做到“天下为公”。

  这时,昔日的战友、盟弟章太炎业已站在他的对立面,公然宣布退出同盟会,不遗余力地撰文批评南京政府。可是时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依然提名章太炎为教育总长。在提名被否决之后,他还是任命章太炎为枢密院顾问。在他看来,章太炎不仅曾是战友,而且在历史上对革命是有过大功的人,应当给予肯定。

  两相对照,可知孙中山的无疆大爱是有着特定内涵的,那就是爱江山是第一位的。如果再看看历朝历代的皇亲国戚争权夺利,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进而危害国家,就越发地感到孙中山的精神品格是何等高尚啊!

  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的全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向海外华侨募集革命所需的经费。在“国内人民流血,海外侨胞捐钱”的号召下,筹募到了数十万美元。令人震愕的是,他竟然把每一笔捐款以及用项写得清清楚楚,没有一文钱落入私囊。他还经常把自己的钱拿出来一解燃眉之急。就是被同志们误会了,他也从不解释。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为此,我有意把这些生动的情节放到辛亥革命的大背景下去展现,越发地增加了全剧的艺术感染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