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环志略》创制新语的贡献(7)

辛亥革命网 2011-04-23 00:00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冯天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晚清经世派官员徐继畲所撰《瀛环志略》厘定一批对译西洋概念的新语,涉及地理、器物、政治等方面名词,成为现代新术语的前身,对传播西

  《瀛环志略》对华盛顿的赞誉,在美国引起反响。1850年,《瀛环志略》问世不久,入华美国传教士觅得一部寄回美国。1853年,在华美国传教士将该书中论华盛顿的文字,以中英两种文字刻于花刚岩碑上,赠送美国华盛顿纪念馆,该碑后砌于华盛顿纪念塔第10级内壁。

  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道咸间经世派士人固然注意从西洋人那里学习域外知识,但他们决非被动的承教者。从抵御外侮、经国济民的意愿出发,他们对于研习域外史地表现了高度的主动精神,这从澳门出版的洋人报刊对林则徐的评论、雅裨理对徐继 的记述中可以得到印证。而且,一些西洋人用汉文著述西洋史地正,是追迹林、魏、徐,如编著《地理全志》的英国新,教传教士慕维廉(1822—1900)说“兹所讲之地:理……向中土文人略识之,亦有诸书述其大意,若《海国图志》与《瀛环志略》二书颇有盛名广,行华夏。兹著是籍,亦仿其意,专以外国地志为本,希中土儒林,披而获益。”这就是说,西洋人编写的汉文域外史地书其命意也受到魏、徐,论著的启迪。至于中国人的承续之作更多不胜,举值得一提的有光绪年间的薛福成所撰《续瀛,环志略》、谢洪赉的《瀛环全志》、孙灏的《海国图志征实》100卷等等。随着《瀛环志略》等书东传,其间对译西洋概念的新语也在日本流行开,来成为幕末、明治时期日本使用汉字新词的一大来源。

  参考文献:

  1黎庶昌。西洋杂志[M。长沙:岳麓书社,1985。540。

  2(美)德雷克。徐继及其瀛环志略[M。任复兴译。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48。

  3康有为。桂学答问[M。北京:中华书局,1988。222。

  注释分列:

  ①《瀛环志略·自序》。

  ②Chinese Repository13:236(May1844)。

  ①Chinese Repository20:169-170(April1851)。

  ②史密斯:《中国驻有领事之城市访问记》(伦敦,1847)。

  ③《瀛环志略·凡例》。

  ④《瀛环志略·自序》。

  ⑤《瀛环志略·自序》。

  ⑥《松龛集》卷3,第6页。

  ⑦《瀛环志略》卷7,《英吉利国》。

  ①《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16页。

  ②梁启超:《三十自述》,《饮冰室文集》之十一。

  ③《海国图志》,《国地总论——释五大洲》。

  ④《瀛环志略》卷1。

  ⑤《瀛环志略·自序》。

  ⑥《瀛环志略》卷1。

  ⑦《瀛环志略·凡例》。

  ①《瀛环志略》卷2。

  ②方豪:《徐松龛先生年谱序》。

  ③《瀛环志略·凡例》。

  ④《瀛环志略》卷7,《英吉利国》。

  ⑤《瀛环志略》卷7,《英吉利国》。

  ①《瀛环志略》卷7,《英吉利国》。

  ②《瀛环志略》卷4,《欧罗巴》。

  ③《瀛环志略》卷6,《意大里亚列国》。

  ④《瀛环志略》卷5,《瑞士国》。

  ⑤《瀛环志略》卷5,《瑞士国》。

  ⑥《瀛环志略》卷5,《瑞士国》。

  ⑦《瀛环志略》卷7,《英吉利国》。

  ⑧《瀛环志略》卷7,《英吉利国》。

  ⑨《瀛环志略》卷7,《英吉利国》。

  ⑩《瀛环志略》卷9,《北亚墨利加米利坚合众国》。《瀛环志略》卷9,《北亚墨利加米利坚合众国》。

  ①《瀛环志略》卷9,《北亚墨利加米利坚合众国》。

  ②慕维廉:《地理全志》,1883年上海美华书院刊本,《序言》。

作者简介:冯天瑜(1942-),男,湖北红安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文化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