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灾荒与辛亥革命(2)
辛亥革命网 2010-09-29 00:00 来源:历史研究 作者:李文海 查看: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全国灾情颇重,不少省份发生特大洪灾,少数地区又亢旱异常。广东自春及夏,大雨滂沱,江水暴涨,广州、肇庆、高州、钦州等地泛滥成灾,秋间部分地区又遭飓风袭击。两湖地区春夏间连降大雨,江、汉、湘水同时并涨,"积水横决","沿岸纵横上下,各居民之生命财产付之一洗,数百里间,汪洋一片",仅被淹罹难者即达3、4万人之多。江苏"水灾之区,遍及八府一州,而江北徐、海、淮安各属灾情最重,难民尤多","粮食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惨不忍睹".安徽于春夏之交,淫雨60余日,山洪暴发,淮、泗、沙、汝、淝等河同时并涨,平地水深数尺,"上下千余里,尽成泽国","饥民饿毙者,日凡四、五十人,有阖家男妇投河自尽者,有转徙出境沿途倒毙者,道殣相望,惨不忍闻".浙江8月间狂风暴雨,江流涨溢,湖水倒灌,水灾范围极广,湖州府属灾情尤重。此外,广西、四川、河南、江西、福建、甘肃、山东、陕西等省,也有轻重不等的水灾。但云南则发生了"情形之重为历来所未有"的大旱荒,"蔓延数十州县","迤东、迤南各府赤地千里,耕百获一","饿殍相望,易子而食".绥远一带也亢旱异常,且蝗害严重,百姓"四乡流亡觅食,络绎于道".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虽没有发生大祲奇灾,但歉收地区颇广。直隶近畿州县春旱,至夏秋又连降大雨,永定河及北运河等决口,"收成大减".湖南、湖北大部地区遭淹,高阜之区则"间受干旱".四川"初苦于旱,继困于水",成都等地8月中"先后雨暴风烈",平地水深数尺,"以致田园、庐舍、城郭、桥梁都被冲毁".福建部分州县夏间"大雨倾盆,溪河暴涨,洪水奔腾","饥民待抚众多".江苏、山东、黑龙江等亦先旱后潦,收成歉薄。此外,全省晴雨不均,分别发生水、旱、风、虫、雹、震灾害的地区还有安徽、浙江、广东、云南、山西、陕西、江西、甘肃、奉天、吉林、台湾等。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除一般灾情略似上年外,广东、湖北、黑龙江的水灾颇为严重。广东春季亢旱,6、8、10月间,又迭遭大雨飓风袭击,江潮暴涨,造成"倒塌房屋,伤毙人口,并有沉船、决围、坍城、淹田等事",灾民们"生者鹄面立,死者鱼腹殓",而且"被水之区甚广,实为数十年来未有之巨灾".湖北夏间"淫潦为灾","武汉三属湖乡颗粒无收,城内居民多处积水之中",灾区遍及29州县,黄冈、麻城、黄安、潜江、黄陂等重灾地区,"大半均成泽国,淹毙人口无算,灾黎遍野",由于连续五年遭灾,百姓困苦不堪言状。黑龙江入秋以后连降大雨,"嫩江水势暴涨,沿江居民田禾多被淹没".
1909年(宣统元年)--甘肃连续多年干旱,至本年夏间,旱情发展到顶峰,持续995天不雨,发生了特大旱灾。"今岁全省皆未得雨,旱干更甚,麦秋已至,不独无粮,且更无水,竟有人食人之慨","粒谷皆无,且饮水亦至枯竭,今竟呈析骸相食之现象";夏秋以后,又复连降暴雨,黄河猛涨,沿岸居民淹没大半。浙江则正好与此相反,春夏之交迭遭淫雨,积潦成灾,杭、嘉、湖、绍、严5府田地被淹,有的田中积水逾丈;7月后,又连旱数十日,"田皆龟裂",农民"有向田痛哭者,有闭户自尽者",当时报纸认为浙灾可与"甘陇之奇荒"相比。与此同时,一些省份发生了相当严重的水灾。湖北连续六年遭受水灾,且灾情较往年更甚。"此次水患延袤六府一州","鄂省各属,凡滨临江河湖港者,无不淹没,秋收业已绝望,灾区甚广,饥民不计其数".湖南也因夏季雨水过多,"沅、酉、资、澧诸水并涨",荆江决口400余丈,滨江滨湖各州县田禾概遭淹没,"均罹巨灾";流离转徙各地的数十万饥民,"靠剥树皮、挖草根,勉强过活".吉林省于7月初旬暴雨倾盆,松花江洪流陡涨,奔腾倾泻,省城被水灌注,低洼之处,一片汪洋,周围数百里沿河各村屯,全数淹没。广东春夏间"风雨为灾",许多地方为水浸淹,"水退之后,轻者尚有收获,或补种杂粮,重者淹没无存".此外,江苏、安徽及黑龙江瑷珲等地春旱夏涝,新疆、福建、云南、奉天、广西等局部地区大水,直隶、山东、陕西、山西等省则水、早、风、雹兼具,加上台湾连续三次发生地震,这一年在全国范围来说,是受灾较重的年份。
1910年(宣统二年)--一些重要省份,继续发生严重水灾。湖北连续第七年遭洪水侵袭,灾区遍及28州县,"禾损屋倒,人畜飘流","民情之苦,较上年尤甚".湖南入夏后连日狂风暴雨,加以"朔风冻雪",造成较罕见的"奇灾","官堤民垸溃决无算,田宅冲没,畜产流失,受害甚巨";同湖北一样,湖南水灾也已持续七年,所以米珠薪桂,饥民遍野,人民生活处于极端艰难之中。江苏自春至秋,始则雨雪交加,继而连降大雨,江湖泛滥成灾;苏北地区灾情尤重,"无分高下,一片汪洋,墙倒屋塌,弥望皆是".与江苏毗连的安徽,也是暴雨成灾,尤其皖北一带,"秋禾全数悉被淹没","人畜漂没,房屋崩坍者,不计其数".据有人调查后称,皖北、苏北"凡灾重之区,村庄庐舍多荡为墟,流亡者十逾五、六,每行数里、十数里罕见人烟。或围蔽席于野中,或牵破舟于水次,稚男弱女蜷伏其间,所餐则荞花、芋叶,杂以野菜和煮为糜,日不再食。甚则夫弃其妇,母弃其子,贩鬻及于非类,孑遗无以自存".浙江的水灾,灾情略似苏皖。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奉天三省,也因夏秋之际,淫雨连绵,造成江河暴涨,泛滥成灾。黄河在山东寿张决口,加上夏初亢旱,后又连绵阴雨,使山东受灾面积达90州县。此外,局部地区遭受水、旱、风、雹灾害的还有河南、云南、江西、直隶、新疆、山西、陕西、广西、甘肃等省。台湾这一年共地震六次,云南、直隶、新疆等地也有地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