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在阳夏战役中的作用及对辛亥革命的影响(3)

辛亥革命网 2011-03-24 00:00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作者:苏全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袁世凯在武昌起,袁世凯在阳夏战役中的作用及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二、汉口大火的影响

          1911年10月29日,袁世凯至孝感,为了给民军一个下马威。也为自己捞到一些谈判的本钱,同时“为表现自己的实力,并作出一效忠清室的姿态,武汉方面的军事,乃不能不进入紧张阶段”。袁世凯的出山,对属于他而非清廷的北洋军来说也是一个鼓舞,正如他们所说:“这回他老出山,我们是应该给他捧场的。”这突出地表现在汉口战役上。

       在汉口战役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汉口大火问题。  

        关于汉口大火究竟是谁放的,史书的记载并不一致,其中有许多材料证明,清军对汉口大火负有责任,而且袁世凯在事先知晓此事。冯国璋在致袁世凯的电文中说:汉口“连日为炮火轰击。焚烧多处。料匪难于驻足。”《鄂州血史》记载:10月31日“冯国璋见民军猛勇异常,而市街又处处设防,为其掩护。欲求进展,万分困难,即据状以电报向袁世凯请示。袁回电:‘速用火攻。是日晚。敌遂在英租界背面及中国街市后方村落数处,举行纵火。”

        汉口大火尽管给汉口民军方面带来人口死亡、经济严重破坏等恶劣影响,但同时也引起了清廷内外交困,矛盾重重。11月4日,御史吴纬炳上奏认为,清军于汉口烧杀。“实足涣天下之人心。而失朝廷之信用。可否仰恳天恩,明降谕旨,饬令前敌军人,除负固抗拒之匪党外,不得妄戮一人,并严禁焚掠。违者,以军法从事。至此次汉口商民,闻已受损甚巨。拟恳赏给内帑银两若干。发交汉口商会妥为抚恤。以广皇仁’。11月5日,资政院总裁李家驹等人上奏:“为汉口官军惨杀人民,全国痛愤,拟请颁发内帑赔偿汉口人民损失,并将残酷官军按律治罪;一面饬即停战以救大局,恭折仰祈圣鉴。”同一天,清廷谕令袁世岂‘迅速确查,按律治罪。并著详查人民损失财产,由国家一律赔偿。袁世凯当然不愿查究此事,但他在各方面压力下,也被迫致电冯国璋:“望通饬各营。整顿纪律,谆详诰诫为要。”北方统率新军的将领如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三镇协统卢永祥、第二混成协统领蓝天蔚、第三十九协协统伍祥帧、第四十协协统潘矩楹等联名致电清廷。要求惩办冯国璋。

        不仅清廷统治集团内部纷争如此,就外部而言,清政府的国际声誉扫地,世界舆论天平倾向民军。各国驻华领事出于各种考虑,谴责清廷。当时的《汉口日报》说:“据本报今日所载的北京专电,汉口市区的焚毁已引起资政院的注意。我们欢迎这项消息,但是电讯又称袁世凯反对彻查此案,这预示意见有分歧。我们很难想像他反对的理由…..就很容易揣想他默认与此案有关了。”“此案应该彻查。虽然袁世凯表示反对’。

        在袁世凯允准下发生的汉口大火事件,尽管使清军在军事上暂时取得了一些利益,但客观上却造成了自己无法挽回的失败命运。

        三、袁世凯主张停止进攻武昌,进行和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