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功臣里的宋氏家族女眷(2)
时间:2011-10-3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1、倪桂珍是参与辛亥革命胜利的有功之臣,也是最有成就感的母亲。倪桂珍与宋耀如从民族主义立场出发,向往祖国的独立富强,在布道外,积极参与反清斗争建立民主政权活动,成为斗争活动的重要成员。先后在上海,秘密印刷大量宣传民主革命的“非法”读物,包括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多次受到清政府的通缉、暗杀。由于布道联系了一大批信教信徒,有广泛的社交和有口皆碑的好声誉,才在处事时时绝处逢生。1894年孙中山偕陆皓到东北上书李鸿章,途经上海就住在她家里,从此宋家成了孙中山和革命者的避风港、联络点。她与丈夫一起冒着倾家荡产、满门抄斩的危险,在她的家里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主主义的组织“兴中会”,建立同盟会联络总部,宋耀如担任总司库,负责经济方面工作,她成为坚定的支持者,曾无数秘密救援孙中山及黄炎培等革命党人去日本,在经济上不惜倾囊相助,抵押工厂、书馆,支持丈夫到美国向华侨募捐,资助一次次的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的成功立了下了汗马功劳。1912年元旦,后成为倪桂珍第二个女儿宋庆龄丈夫的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此时宋庆龄尚在美国求学,倪桂珍和丈夫坐在就职仪式的前排位置。这也意味着宋耀如夫妇的重要社会地位。倪桂珍的丈夫宋嘉树负责筹建银行,并任全国铁路督办司库后,倪桂珍在家打理宋家与社会各界联系的一切事务。1913年袁世凯篡权,全家流亡日本,直至1915年回到上海带钩桥。 宋庆龄和孙中山结婚,起初对她父母的刺激和打击是很严重的。倪桂珍的丈夫宋耀如于1915年赴日本劝阻无果,宋耀如为此病情加重,回国后便病倒在青岛别墅。当时宋霭龄在山西生孩子,子文、美龄在美国,这时他十分痛苦和孤独,只得把女婿孔祥熙叫去作陪。宋耀如于1918年5月3日在上海病世,倪桂珍非常伤心,从此更加专心于培养子女,而很少过问别的事。后来,宋老夫人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佳,身患癌症,身体虚弱。上海大都市的嚣闹以及政治影响的烦恼不利于老人休养。因为青岛与上海隔海相望,来往极为方便,另外,青岛气候宜人,风光秀美,为了他母亲倪桂珍居住,所以,宋子文就在青岛太平角别墅区的湛山一路购得一块地建了一座别墅。别墅建好后,宋子文于1931年6月上旬将母亲从上海接到青岛。倪桂珍因病入膏肓,来到青岛之后,不仅没有解脱病痛的折磨,而于1931年7月23日14时40分,倪桂珍在青岛别墅去世,享年62岁。 当时的青岛市市长胡若愚和东北舰队司令沈鸿烈分别以市政府和东北舰队的名义在中山路建了两个最大的路祭。其中,沈鸿烈所设路祭位于中山路南端的第四公园外(今中山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处)。他命令下属扎了一间又高又大的席棚,内有丧帐、花圈无数,多为军政要员和社会名流所送,书着“驾返瑶池”等悼词。路祭人员一律着素服,并配戴宽二半的黑纱,为倪桂珍戴孝。队伍来到第四公园门口,马路早已全部禁止通行。沈鸿烈臂戴黑色袖章、面色沉痛,亲率众人虔诚祭奠,死者家属便照规矩彬彬还礼。之后,沈鸿烈随灵柩一同到达上海。 2、倪桂珍是最有成就感的母亲。倪桂珍支持丈夫采用西方文化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但她也从不放弃用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教育孩子。 |
- 上一篇:辛亥革命中的荆门人——刘英和刘铁
- 下一篇:青岛回归唱主角的王正廷是辛亥革命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