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功臣里的宋氏家族女眷(7)
时间:2011-10-3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1950年4月,宋庆龄创办新中国最早的儿童杂志《儿童时代》半月刊。8月,将中国福利基金会改名为中国福利会。1951年,她把所得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10万卢布捐赠给中国福利会,在上海扩充和创办了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1952年创办《中国建设》杂志,向国外报道中国建设情况。1953年创建上海市少年宫。1954年,她将《为新中国奋斗》一书的稿费捐赠给朝鲜孤儿。1958年,她领导创办的中国第一个儿童艺术剧场在上海正式启用。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1981年5月14日,宋庆龄患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 四、三世纪老人宋美龄多次光顾青岛 回顾宋美龄的一生,她不仅走过了满清末叶、民国启建、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亦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更见证了冷战时代的降临与消失,以及两岸敌对关系的解冻……时至今日,宋美龄已成为罕见的生在19世纪,走过20世纪,步入21世纪的三世纪老人。 1935年夏天,国民党中央政府“美龄”号专机徐徐降落在青岛机场,从机上下来了宋美龄和宋子文等国民党要员。早已等候的青岛市市长沈鸿烈,在机场举行了热情洋溢的欢迎仪式。随后,他们乘车下榻“迎宾馆”。在举办的盛大欢迎晚宴上,宋美龄对奉上的正宗西餐佳肴赞不绝口。席间,市长沈鸿烈还将西餐厨师介绍给宋美龄。几天的青岛避暑游玩,使习惯了西方生活的宋美龄流连忘返。宋美龄回南京后,沈鸿烈写了一封推荐信,交给了迎宾馆的西餐厨师,令其到蒋介石的官邸报到,后这位厨师成了宋美龄的专职西餐厨师。抗战前后,宋美龄随蒋介石多次来青岛,大都住在公主楼,以致公主楼有蒋介石别墅之称。她的父母都是在青岛病逝。父亲宋嘉树于1918年5月3日因胃癌病逝于青岛别墅。1931年7月23日,母亲倪桂珍在青岛去世,享年62岁。1932年8月,宋家子女合葬父母于上海万国公墓内的宋家墓园。 蒋介石的夫人及外交助手宋美龄(1899—2003),祖籍河南安阳,现籍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1899年3月23日生于上海。1910年赴美国学习,后在威斯理女子大学就读,1920年回国。1922年,蒋介石第一次在孙中山家见到宋美龄后,就很有好感,并交换了电话号码,从此鸿雁传书,感情与日俱增。不久,蒋介石向孙中山透露对宋美龄的爱慕之情,并想请其夫人宋庆龄做媒。孙中山表示赞成,而宋庆龄则极力反对。大姐宋霭龄初时也附和母亲一起反对这桩婚事,但后来被宋美龄说服。1927年12月1日,上海大华饭店举行了一场世纪婚礼,国民党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迎娶宋家么女宋美龄,这段婚姻一直被视为政治婚姻。宋美龄在很多年后,曾对别人提及这段婚姻。她说,其母亲倪桂珍曾对上门提亲的蒋介石多番留难,说蒋府信佛教,宋家则笃信基督教,这方面恐怕很难匹配。但蒋介石随即回答:“我也可以信基督教。”一年之后,他熟读圣经,信奉基督教,顺利过了“岳母”这一关,而在往后的日子里,蒋介石至死也是过基督徒的生活。 宋美龄以流利的英语、亮丽的外表及娴熟的外交手腕,使她成为蒋介石的重要发言人及国民政府最重要的外交家。宋美龄有着与生俱来的聪明、美丽与手腕,加上孔宋家族的支持与留美背景,使她在权力、财力与魅力的交织中,成为中国近代百年史上最有争议与影响的女人。她兼具中国古典气质和西方优雅风度,而又带有犀利、精明的作风,使西方人如醉如痴、又爱又恨。罗斯福、威尔基、陈纳德、马歇尔、麦克阿瑟等都对蒋夫人有着错综复杂的情结。蒋介石的抗日、“剿共”和保卫台湾,处处需要美国的支持,而宋美龄就是他获取美国援助与道义支持的最大本钱。 1943年2月18日,应美国副总统兼参议院议长华莱士邀请,宋美龄要在国会发表一篇相当重要的演说。她必须把中国人民奋力抗战的情况,生动地介绍给美国国会和美国人民,以唤起美国朝野对中国的同情与更进一步的支持。 罗斯福夫人陪同宋美龄至国会,议员席和旁听席座无虚席,她向鼓掌欢迎的参议员微笑颔首。宋美龄一开始即说:“余本非善于致辞之演说家,其实余并非演说家;然余亦非绝无勇气。余今日在此临时发言,诸君当能谅我。” 宋美龄在参院的演说,举出了美国飞行员杜立德上校1942年4月率队轰炸日本后,数名飞行员在回航时降落我国山区获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如同回家。她说:“余在贵国度过余身心长育之时期。余操诸君之语言,不但操诸君内心之语言,且操诸君口头之语言。故今兹来此,亦有如见家人之感。” 宋美龄的演讲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她在结语中的一句话,更获得了满堂彩,她斩钉截铁地说:“我中国人民根据五年又半之经验,确信光明正大之甘冒风险,较诸卑鄙可耻之接受失败,更为明智。”众院议事厅爆出了历久不歇的掌声,一位议员说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宋美龄差点让他掉下眼泪。这次宋美龄的国会演说经由收音机转播全美,打动千千万万美国人的心。每天有数百封来自全美各地的信件如雪片般飞至白宫,收件人是宋美龄。在国会演讲后的第二天,记者招待会在白宫总统椭圆形办公室举行,172名记者挤满了办公室,争睹“亚洲第一夫人”的风采。在记者招待会上,宋美龄身着一袭黑色旗袍,胸前别了一支中国空军军徽。美国记者们一开始就提出一系列尖锐问题,有个记者问她:听说中国并没有充分运用其人力?脸上露出不悦之色的宋美龄,提高声调回答说:中国在人力上已尽全力,但缺少军火,中国不缺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但没有足够的飞机和汽油。一个记者马上追问:中国如何获得军火?宋美龄很技巧地把难题推给罗斯福,她恭恭敬敬地转向罗斯福说道:总统解决过许多重要问题,度过许多危机,最好由总统来回答这个问题。罗斯福总统马上接着说:要把飞机和空需品运到中国去,可说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但美国政府正全力以赴把这些重要物资送到中国去。他还说,我们将以上帝所允许的速度,把物资运往中国。罗斯福说完后,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 |
- 上一篇:辛亥革命中的荆门人——刘英和刘铁
- 下一篇:青岛回归唱主角的王正廷是辛亥革命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