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4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百年 > 军事 >

李先良的《崂山抗战忆往》(1)(3)

  1946年3月17日,蒋介石任命李先良为青岛警备司令部副司令。青岛解放前夕去台湾,赴美国进修,在纽约州立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57年受聘为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教授,1974年秋退休。晚年移民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著有《抗战回忆录》、《市政学》、《都市计划学》、《青岛市政建设述略》等。

  1938年1月10日,日本海军第八舰队出动40余艘战舰及八个海军陆战队,在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分别从山东头海滩、流清河湾、浮山湾和汇泉湾等地登陆,青岛又一次沦为日寇殖民地。于是乎,青岛地区也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特别是活跃在崂山的青岛保安大队(崂山游击队),凭借崂山的优越条件,进行游击抗战,沉重地打击了敌人。自1941年10月至1945年8月,总计有80次战役。如“李村区王家上流庄之役” 1943年7月25日 上午十时许,敌寇六十余名,乘车四辆,经下河区王家上流庄东驶,青保总部即派第一大队副孙克送即率二四中队,予以迎头痛击,激战三小时之久,敌车被毁,不支溃窜,正当趁机追歼之际,突由李村驰来敌援军四车,掩护接应而去。是役毙敌伪十三名(内日寇三名)伤二十余人,青保阵亡中士班长孙修功,及列兵薛和节一名,伤列兵五名。“李村区石门之役”1943年7月27日 青岛保安总队第一大队连日袭击敌伪,迭予敌重创,敌恼怒之余,遂纠集敌伪,分由戴家上流庄一路伪军约百余名,常涧一路敌伪约百名,夹角石一路伪军约百余名,华楼一路敌伪百名,法海寺一路敌约百名,响石一路敌约七八十名,丹山一路敌百余名,石门一路伪军约二百名并有骑兵五十名,蓝家庄一路伪军约五六十名,共计九路约千余名,附小钢炮二门,二马拖引炮车重机枪六挺,掷弹筒十门,重迫击炮四门,飞机二架,敌挟其凶锐之锋,向青保第一大队防地进犯,青保孙大队副克送当即率队在石门村外,与敌接触。此时青保全体官兵虽陷重围,然沉着应战,抱必死决心,与敌格斗,达六小时之久,终因敌方火力甚强,青保部队乃乘势向东转移阵地。是役击毙日寇九名,伪军十九名,伤伪军六十余名,青保亦因猛烈搏战,伤亡颇重,第三中队长张耀先当场阵亡,第二中队长董修璋受伤,并有苏有忻、傅元勋、张新民、赵丕功等士兵阵亡,五十二名受伤,损失机枪一挺,此次战役,为1943年间在崂山中战况最烈之一次。“崂西区庵子山之役”1942年10月23日盘据李村的敌伪五六百名于是日拂晓携机枪六挺,潜由柳树台东山越岭向大庵子荆条涧分途猛袭,青保驻防该地之督察大队长高秀先,为了给来犯日伪以沉重打击,当即命令中队长于承芳率队至北山迎击,另外三岔一股敌人,已绕道袭青保背后,敌以炽烈炮火,形成夹击之态,大队长高芳先等遂陷重围,激战三时之久,终因众寡悬殊,弹药净尽,高芳先及官兵失踪,后悉被俘,是役敌伪伤亡三十余名,青保亦阵亡王立兴、王敦礼等五名战士。高芳先被俘后,即被敌囚于伪办事处,继移至沧口日寇宪兵队之狱,敌初以利诱,继以严刑,勒逼投降,但高始终不屈,保持正气。高被拘禁于狱内,秘密联络监狱内其它被拘人员,作突狱之计,至12月3日深夜,日兵一名至监狱检查时,乃群起格毙,并击杀敌伪宪兵一名取其钥匙,即率同被俘官兵及其它被拘三十余人破狱而出,其中经过,极为艰险,极为奇突。

  形势极其险恶,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对日寇伪军做战,拔据点、夺武器、除奸顽,振奋人心。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接受投降。李先良在全国抗日战争中所做的贡献,应该得到历史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