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是在武汉创立的(5)

辛亥革命网 2011-06-09 00:00 来源:武汉市统一战线 作者:毛磊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历史学者一般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是1946年11月在重庆召开的旧政协时开始的。这个提法是有根据的。“政治协商”制度这个名词的确是从

  ②旧政协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旧政协于1946年1月31日通过了《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宪法草案案》等五个决议案。规定各民主常派参加国民政府,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规定了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以及党派平等;规定公平合理整编全国军队;规定召开国民大会,制定民主宪法。这些决议曾给中国人民带来和平、民主、团结的新希望。但对于蒋介石来说,却意味着其独裁专制政治的失败。因而,他表面上承认政协决议,实际上是以此掩人耳目,作为他准备内战的一种手段。政协决议墨迹未干,即被他动手破坏了。五个月后,即1946年6月发动了全面的内战。旧政协的决议被他彻底破坏了。

  虽然旧政协决议未能实施,但它却有重要的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蒋介石撕毁旧政协决议而发动内战,他在全国人民面前输了理。中国人民解放军师出有名,而国民党军队不知为谁而战,不知为什么而战。因而士气低落。蒋介石日益孤立,而人民解放军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从而大大缩短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原来预计用五年时间结束战争,由于解放军为正义而战,只用了三年多时间就推翻了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

  其次,中间阶层看清了蒋介石的面目而与国民党反动集团彻底决裂。由于蒋介石独裁本质的不断暴露,在中共耐心细致的工作下,中间阶层出现了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蒋介石的分化现象。除了青年党、民社党中的少数人投靠蒋介石参加国民大会外,第三方面的大多数都站稳了自己的立场,即争取民主,反对独裁进而公开举起了反蒋的旗帜。使蒋介石处于彻底孤立的境地,大大加速了解放全中国召开新政协的步伐。

  第三,这是召开新政协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尝试。周恩来对此有很好的说明。他说,“协商”就是因为有不同意见,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聚集一堂,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给各方了解。政协会内如此,会外亦如此,大家动口不动手。“政治解决”就是互相容让,妥协。当然妥协也应有一定的原则。但为了解决问题“政协会议应该和谐”。所谓和谐,就是不敌视,不要有恶意。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周恩来的这些思想与中共代表团在旧政协上的实践,为加强各民主党派的团结与合作,发展壮大统一战线;为探索一条通过政治协商,和平解决政治问题的途径,为成功召开新政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③新政协的伟大作用

  新政协在中国人民创造新生活的征程中,发挥了伟大的作用。是国民参政会和旧政协无法比擬的。从1949年10月到1954年9月,它成为全国人民的最高权力机关,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在随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政协均发挥了作用。

  从以上三者的相同点,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客观联系,我们不能割断历史,要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去探索三者的关系,这是摆在历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

  二、三者的不同点

  尽管三者有许多共同点,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三者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大的区别。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