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义和拳运动的社会成因(6)

辛亥革命网 2011-06-09 00:00 来源:文史哲 作者:周锡瑞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义和拳的起源,不只一个因素,当鲁西的经济衰歇之际,帝国主义的侵略助长了教民的气焰,构成了义和拳运动的背景。 ,论义和拳运动的社会成

  关于这回亮拳以后的情节,各家记载的出入很多,其中冠县知县曹倜的笔记跟其它各家出入太大,恐怕不足采信,那回的亮拳似乎是和平结束了。而同年的春天就发生了拳民总攻击邻村红桃园教民的事件。这个发展才使官府领悟到排教运动的全面性,附近地区的五名地方官奉派到梨园屯北边的小镇干集去主持调解,跟当地士绅及赵三多会商的结果,约定将争执中的土地归还村民筑玉皇庙,另拨新地及款项供教民建教堂。许给赵三多廪生身份,劝诱他解散梅花拳。玉皇庙落成的时候村里唱戏盛大庆祝,1897年底,从表面上看来,一切都重新归于平静。

  1898年春天,巨野事件,胶州问题之后,整个气氛发生了改变。梅花拳及村民虽然在地方上占了上风,而就全面的形势来说,正是洋人和教民鼎盛的时际。法国传教士把梨园屯事件告到济南新巡抚张汝梅的衙门,干集的协议被推翻了,土地又拨给了教民,并且下令逮捕十八魁,十八魁虽然闻风逃走,而官兵却驻守梨园屯维持秩序。不久,维持治安的军队转变成引起骚乱的因素。春天里,因为兵勇骚扰抢劫百姓,负责的武官被愤怒的民众所困,赔偿财物之后才算了事;(NCH18/3/1898。)那年秋天,兵丁打劫赵三多的大本营沙柳寨,引起全面的抵抗。张汝梅在致曹州镇台的电报里说,听说临清防勇常滋事,已经加以申戒,而近来历城县知县又自冠县得电报说小里固的兵勇到沙柳寨拿牛肉起衅,以致拳民聚众焚毁赵三多的家,迫使他进入直东生事。(张汝梅,光绪24年9月14日,见《山东巡抚档案》。)

  以后的情节是大家都相当清楚的。1898年10、11月间,拳民周历各地,在直隶威县、曲周、广平及山东冠县、临清都攻击教民,赵三多的部众因为对抗不了有快枪配备的清军而终于解散,赵三多本人逃匿;大部份的拳民都解散了。根据当时一个武官的报导,“拳民中守本份的编入民团,以便保持连络。”(万培因电,1898年11月4日,见林学□所编《直东巢匪电存》(1906),重刊于《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册二,页35-36。在附近的威县赵家庄传教的法国教士Isorè的记载见“La chrètientè de Tchao-Kia-tchoang sur Le pied de guerre,”CHine et Ceylan,v.1:105-113(1899)。)冠县事件到此于是告一段落。

  以上这段发展,到底有什么意义?梅花拳到底是些什么人?组织上的源流怎么样?跟梨园屯事件有什么关系?跟义和拳及以后义和拳运动的发展怎样关连?这些都是关键性的问题。

  光绪年间“义和拳”和“义和团”的名称首次在官方文件里出现,是在有关冠县事件的奏摺里。1898年6月17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八日),张汝梅根据东昌府知府洪用舟的报告上奏说:

  ……至新立义民会名目虽系传讹,亦属有因,盖梅花拳本名义和拳,直东交界各州县地处边疆,民强好武,平居多习为拳技,各保身家,守望相助,传习既众,流播遂远,豫、晋、江苏等省亦即转相传授,声气广通。历年春二、三月民间立有买卖会场,习拳之辈亦每趁会期传单聚会,比较技勇,名曰“亮拳”,乡间遂目为梅花拳会。上年梨园屯民教构衅,牵涉梅拳;本年正、二月间,谣言来有洋兵,梅拳遂又□集,以致远近惊惶,民教震恐,当经卑府传到赵三多剀切开导,晓以利害,即将梅拳解散,并令再传单聚会,自罗法网,自是以后,各路拳民间或聚会亮拳,遂讳言梅拳,仍旧立义和名目……(见戴玄之引,页9-10。 )

  这一段话里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第一,这个奏摺跟张汝梅在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所奏的不同,(《义和团档案史料》册一,页14-16。)没有提到义和团,也没说义和拳是咸丰、同治年间的团练演变出来的。五月十二日的奏摺是根据毓贤的报告,而提出了“化私会为公举,改拳勇为民团”的主张。我觉得事实上称呼拳民作义和“团”,很可能出于政治动机,而不是很可靠的说法。(佐佐正木哉,“义和团的起源”,见《近代中国》二,1977:7,页132-134。)

  第二,“梅花拳”的名号因为官方的警告,所以不用了,这跟郭栋臣的说法正相符合。根据郭氏的说法,梅花拳的领袖因为不赞同赵三多的仇教活动,所以要他不再用梅花拳的名号。以后1898年参加起事的遂称义和拳,而不曾参加的原来组织叫梅花拳。(《山东义和团调查资料选编》页334。)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