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对孔祥熙谋和活动的阻遏——抗战时期中(3)

辛亥革命网 2011-05-12 00:00 来源:历史研究 作者:杨天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孔祥熙在抗战期间曾指导和主持过多次中日秘密谈判,是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内部的重要主和分子。对于谈判情况,孔祥熙有保留地向蒋介石作过

  制止贾存德、马伯援与萱野长知等人的谈判

  日本侵华,采取的是“和战两用”政策,即一面武力进攻,一面政治诱“和”。1938年2月,日本将在长江下游的侵华部队改编为华中派遣军,以 俊六大将为司令官。 俊六接任后,即一面筹划进攻武汉,一面通过萱野长知、松本藏次等人与中方联系。萱野在辛亥革命前即与孙中山、黄兴结识,参加中国同盟会,多次参与援助中国革命的活动。抗战爆发后受头山满及松本石根大将之命来华,找寻与重庆方面谈判的机会。 俊六对萱野说:“战事无论延长至何时,总有和平之一日,希望有一了解日本者出而负责收拾善后局面,缔两国共存共荣之同盟。”⑦又召见孔祥熙在上海的亲信贾存德说:“现在日本的对象已不是蒋委员长了,而是南京新成立的维新政府,但是,蒋委员长、孔院长想到同盟会时日本人好意的援助而有觉悟,亦未尝不可谈判和平。”⑧他指示萱野直接致函孔祥熙。当年5月,贾存德密携萱野致孔亲笔函,自沪至汉。函称:“现在中日战争,无异箕豆相煎,势将两败俱伤,绝非东亚之福,希望捐弃小嫌,维持大局。”①贾并向孔转述萱野意见:现在日军对和平要价过高,实难谈商,必须设法使国内和平派抬头。②如中方暗示同意,本人极愿回国为和平奔走,并已派人与头山满接洽云云。萱野所言,符合孔祥熙心意,复函称:“中日接壤最近,唇齿相依,在历史上地理上关系极为密切,互助则能共存,相残必致偕亡。”“究修百年之好,抑种百年之仇,似全在贵国少数军人之一念。”孔要求萱野联络日本的“忠君爱国之士”,“责以正义,晓以利害”,促使少壮军人早日醒悟。孔本人则声称:“为奠定中日真正共存共荣之百年大计起见,亦当竭尽绵薄,以从事焉。”③同时,孔祥熙还准备了一封致头山满的信件,也交贾带回。6月初,贾回到上海与松本藏次见面,代表孔祥熙向松本表示:“中日相持,仇者快,亲者痛,利害详如来函,如能保领土完整,修万代之好,两国幸甚。④现以院长地位,亦乐与公等挽救两国之危局,不知公等有无善策?”6日,萱野询问有无孔祥熙复电,贾尚未接到孔的新信息,只好编造了一通假电报出示萱野。7日,萱野偕松本飞返东京。⑤13日,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实业总长王子惠告诉贾存德:日本军部训令,如蒋介石不表示休战,日军将分三路进攻汉口。⑥21日,萱野回到上海,与贾存德讨论与孔祥熙会面地点。⑦23日,孔祥熙向蒋汇报此事,声称“在此时期,似不妨虚与委蛇,以分化其国内主战派与反战派之势力”。⑧

  此函发后,蒋介石迅速回电批评。蒋电未见,但其基本精神从孔祥熙6月25日复蒋电可以窥知。孔电云:“顷奉手示,至佩卓见。弟前接贾生来电,当即复电切戒。兹承尊嘱,已又去电严谕。”孔特别向蒋表白,为避免发生意外情况,已预留地步,本人所有致贾存德之电,均系秘书具名;前致萱野函,也是采取另附名片的办法,并未签字盖章,希望蒋宽心。孔同时向蒋汇报,刚刚接到贾存德来电一件,“已答以现尚无暇,嘱将切实办法先行探明电复,备作参考,此外,仅对萱野奔走辛劳略表慰勉而已。”⑨

  当时日方认为,与中国“和平”的最大障碍是蒋介石,因此坚决要求蒋下野。7月1日,孔祥熙致电贾存德,表示本人可代替蒋介石下野,电称:“苟有利真正共存共荣,为彼方转圜面子,不惜敝屣个人地位。”【10】萱野对孔的态度表示敬佩,声称对蒋下野一事可不坚持。7月4日,萱野表示,以人格担保无欺诈,日本的军事行为最近暂可“不积极”,但要完全停止须待会见孔祥熙之后。【11】7月5日,贾偕萱野赴港继续谈判,行前致电孔祥熙表示:将亲自携带“切实大略条件”到武汉,详细面禀。【12】7月6日,日本驻香港总领事中村丰一宣称,日本政府拟在8月前夺取武汉,两国谈和最好在此时期,日方条件仍如陶德曼转达的“订立防共协定”等四条,希望了解中方条件,再行商洽。中村要求孔祥熙直接致电外相宇垣一成商洽,同时表示,希望7月7日蒋介石发表广播讲话时,“演词不致过分激烈,以免引起彼方民众反感”。①同日,孔祥熙将贾存德的上述电报及中村谈话一并报告蒋介石,请示“所陈各节,是否可行”。②7月15日,孔祥熙又将萱野的老朋友马伯援以及和萱野有干亲关系的居正夫人派到香港参加谈判③。

  7月20日,马伯援偕贾存德会见萱野及松本。马伯援表示:(1)日本军阀不协助东亚民族,使之独立,为九亿有色人种之领袖,乃恃强奴隶中华民族,迫中国抗战,自相残杀,未免自坏长城;(2)日本不知中华民族之团结,由于日阀之迫逼与凌辱,反欲分化中国,利用汉奸,这种手段,已不适用于现代之中国;(3)中日战争结果,必陷日本于污泥中,更陷东亚于污泥中;(4)可惜日本无大政治家,无远见军人,理解孙总理的大亚细亚主张,促其实现,致有今日之悲剧,受到白色人种轻视。谈话中,马伯援警告萱野:中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者将是共产党。他盛赞延安青年人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肤施(延安———引者)之青年男女,日食小米饭两餐,工作十四小时不倦,精神方面,胜过今日之大和魂。”

  萱野和松本表示同意马伯援的意见,陈述其观点说:(1)犬养毅临终时表示,日阀利用大亚细亚主义,强霸东亚,必惹大祸,拟改大亚细亚主义为亚细亚和平协会,使各国各民族乐于参加。(2)头山满最近常说:中日战争,起于日本不敬,轻视中国军人及中华民族;应当止于“诚”。倘中日以“诚”相见,各种问题均可解决。(3)现在中日军人,愈打愈对立,愈仇视。吾辈工作,以休战、恢复理性为先。(4)日本军人,最要假面子,倘蒋先生能理解,一时下野,即可停战,中日双方,同时派出代表,和平立刻实现,届时蒋先生东山再起,亦无不可。马伯援反驳萱野二人的意见,声称:“蒋公为现在中国唯一的领袖,假使下野,无论何人,对于这个局面,不敢负责,不配负责,中国依然混乱,仍是抗战到底为是。”④萱野表示,愿回东京传达上述意见。马伯援即鼓励萱野,倘能建议日本取消近卫宣言,不要求蒋下野,他自己可以私人身份报告孔祥熙或其他党中旧友,请其转陈蒋公,促进和平实现。会谈后,萱野、松本等于7月23日前先后回国向近卫首相、宇垣外相等人汇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