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辛亥革命(10)
辛亥革命网 2013-10-17 00:00 来源:孙宋资讯 作者:张磊 张苹 查看:
[34] 《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1917—1919年),胡汉民编:《总理全集》第一集,第697页。
[35] 《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1912年),胡汉民编:《总理全集》第二集,第115—116页。
[36] 朱执信在《土地国有与财政》一文中曾对“收买”制订两种办法:“先给国库券而后偿还”;“划定价值后有增价悉以归官,然后随时依价收买。”
[37]《黄远生遗著》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第121页。
[38]《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1912年7月),《列宁全集》第十八卷,第155页。
[39] 《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1914年11月),《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48页。
[40]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1878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18页。
[41]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1878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18页。
[42] 孙中山曾经指出:“清世秘密诸会党……民族主义虽甚溥及,而内部组织仍为专制,阶级甚严,于共和原理、民权主义皆概乎未有所闻。故于共和革命,关系实浅。”(《国父批牍墨迹》,台北,1955年版,第11页。)
[43]《檀香华侨》,檀山华侨编印社1929年版,第16页。
[44]《兴中会宣言》(1894年),《孙中山选集》上卷,第19页。
[45]《香港兴中会章程》(1895年2月21日),《孙中山选集》第一卷,第23页。
[46]《辛亥革命》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1页。
[47]《辛亥革命》第一册,第90页。
[48] 孙中山曾经指出:革命党人开始进行反清斗争时,“应而和之者特会党耳,至于中流社会以上之人,实为寥寥。”(《孙中山选集》上卷,第65页。)
[49] 1903年的拒俄运动,显然是知识分子革命化的重要转折。
[50] 冯自由著:《革命逸史》第三集,商务印书馆1945—1947年版,第32页。
[51]《浙江潮》第二期,“非省界”。
[52] 张永福:《南洋与创立民国》,中华书局1933年版,第9页。
[53] 张永福:《南洋与创立民国》卷首,原函影印。
[54]《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1917—1919年),《孙中山选集》上卷,第176页。
[55]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第一篇,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第21页。
[56]熊秉坤著:《武昌起义》,湖北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55—256页。
[57]《伦敦被难记》(1897年初),《孙中山选集》上卷,第24页。
[58]《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1905年7月),《孙中山选集》上卷,第67页。
[59]《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1904年8月31日),《孙中山选集》上卷,第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