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封建”概念的形成及中国历史分期的

辛亥革命网 2011-04-23 00:00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作者:冯天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作为汉字文化圈一员的日本,古来即接受中国古典词“封建”,近代又借用此汉字词翻译feudalism,“封建”演为普世性的历史时代专名,其内涵

  作为汉字文化圈的一员,日本古来即从《左传》、《史记》、柳宗元的《封建论》等汉文中接受“封建”一名,并在中土王朝(东汉、魏、南朝宋等)对日本的封藩中加深对“封建”的理解,又在中世(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和近世(江户幕府)实行“封建制”。但将“封建社会”视作一个世界性的历史段落,则是近代日本接受西方学术理念(特别是西方史学术语)之后的产物。而对“封建社会”的认定,构成日本关于历史分期的中轴线,其日本史分期、中国史分期有了此一中轴,前后序列便得以展开,而此种分期法又对中国新史学发生影响。故“封建”概念的古今转换,构成日本的中国学的重要命题。

  一、日本启蒙学者选定“封建”翻译feudalism,“封建”演为普世性的历史时代专名

  (一)征夷大将军掌控下的日本封建制

  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从天皇主政,经“摄关政治”(由贵族任摄政、关白,控制朝政),“院政政治”(退位天皇在寺院中执政),过渡到末期的武人掌权,至镰仓幕府(1192-1333)正式步入封建时代,实权归征夷大将军把握。“征夷大将军”初设于桓武天皇时期(794),原指征讨虾夷(今北本州)的最高指挥官,后演为武士总头领的名号。镰仓幕府、室町幕府(1338—1573)、江户幕府(1603—1867)的最高掌权者皆称征夷大将军,是日本封建222时代政府的实际首脑,外界(包括中国)常将其称为“日本国王”。

  江户时代,征夷大将军受封于天皇并统辖藩主的制度,类同周代诸侯受封于周天子并统领卿大夫的制度,故江户幕府及其学者常称所行制度为“封建”。

  进入近代以后,日本幕藩制与欧洲封建制的类同性渐为入日欧洲人知(如英国首任驻日使节阿礼国在《大君之都》中指出欧日中古形态“酷似”),又经过学界的对比研究,西欧中世纪社会与日本“中世”(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时期,约12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及“近世”(江户幕府时期,约17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存在的类似之处,愈益昭显,诸如封君封臣与封土的结合;王权旁落、主权分割;职官世袭;等级制度;庄园经济;由兵农分离和对领主从属导致的武士(欧洲称骑士)传统;人身依附、复仇观念等等。这些相近的社会及文化特色,不约而同地在西欧和远东的日本列岛呈现出来,时间又都在古代与近代之间的几个世纪。

  中国的殷周实行“封土建国”制度,也呈现与上列诸点相近的特色,而秦汉至明清的主要时段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其特点则是:封爵而不授土,或授土而不临民;王权至上,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命官—流官制、官员经考选产生;土地可以买卖;右文政策,尚武精神渐趋低落;人身控制相对松弛;如此等等,中国秦汉至明清的社会形态与西欧中世纪及日本中世、近世大相差异。

  (二)近代日本以“封建”对译feudalism

  正因为欧洲中世纪、日本“中世”与“近世”,都是在封土授民的领主采邑制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制度,而日本人自古以来即从输入的汉籍中汲纳了含义为“封土授民,立藩建国”的“封建”一词,故在明治时期译介西洋历史学论著时,很自然地将欧洲中世纪的社会形态feudalism翻译为“封建”、“封建制度”。

  启蒙思想家西周(1829-1897)1870年在讲学中(该讲稿多年后由弟子整理,以《百学连环》为题出版)参考西方学者之论,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先后承续的三个场次:

  古昔的“神统政治”是第一场,

  中古的“封建”是第二场,

  当今的“国君政治”是第三场。

  西周又对此说加以修正:

  方今考之,神统政治及封建政治合为第一场,国君政治为第二场,未来的第三场即至,这就是WorldRepublicEternalPeace(四海共和,无疆治体),此为世界之治的极至。[1]

  请注意,西周所用“封建政治”一词,没有与“国君政治”(即君主专制)相联用,显然“封建”是取义“封土建国”,此制上承氏族时代的神统政治,下启君主专制政治。此一“封建”,沿袭汉语古典义(封土建国),又在对译英语feudalism时发生重大引申,从指一种政治制度的旧名,演变为表示一种普世性的历史阶段的史学术语。

  另一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1835-1901)的《文明论の概略》(1875年出版)把人类历史进程分作“野蛮—半开化—文明”三阶段,他将此称之“世界的通论”[2]9。福泽认识到文明是一个发展过程,他说:

  文明并不是死的东西,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变化发展着的东西就必然要经过一定的顺序和阶段,即从野蛮进入半开化,从半开化进入文明。[2]20

  他又具体论及日本与欧西各国社会发展的三段落:未开、封建、富国强兵。这里的“封建”仍取“封土建国”义,略指日本的中世及近世,欧西各国的中世纪。“未开”指前文明期,“富国强兵”则是“文明”(指近代资本主义)的另一提法,而“封建”居二者之间,此“封建”便从表述政治制度的旧名演化为表述历史阶段的新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