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日封建制“酷似”的发现(2)

辛亥革命网 2011-04-25 00:00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冯天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内容提要 前近代的日本的社会实态,与中世纪欧洲相似,与欧洲的封建制度的特征相似,日本的幕藩制是东洋版的封建制度。这是19世纪中叶以

  日文译者山口光朔在述评《大君の都》一书的价值时,这样评述欧卢柯库(阿礼国)的日本观察:

  在短短的年月里,到日本各地旅行,观察幕末期的日本人的生活状态、产业、经济、宗教、文化,并研究渡航前的日本的历史,阅读关于锁国时代日本社情的书籍。这样就能对以往的日本与现实的日本加以对比,形成一种批判的眼光。当时的日本和东洋其他国家的进步状态,在社会制度层面相当于12世纪英吉利的状态,……他将(日本的)幕藩体制称之“东洋版的feudalism”。

  (二)日本是“东洋版の封建制度”

  阿礼国的日本滞在记,是他对西欧、中国、日本社会加以比较的产物,重点论及他对江户时代日本的估量,其中卓有见地的是,这位外交官着意将“孤立的东洋的国民生活”置于一种新的关系中,也即将日本社会与欧洲社会加以比较。通过这种比较,阿礼国有惊人的发现:

  日本人及其生活实态,与数世纪前欧洲相似,与欧洲过去的封建时代的特征相似。日本史上的封建制度,其主要特征,与欧洲封建制度大体一致。

  故他称日本为———

  东洋版の封建制度。

  阿礼国表示,对于研究这种制度甚有兴味。

  第五章再次称日本为“封建制度の东洋版”,说江户时代的日本类似英吉利的加普兰塔济内托王朝(1154-1399)。全书还一再称日本的统治者为“封建诸侯”、“封建领主”,又称“现在的日本”诸多本质,可比之于“数世纪前的西洋”,希望历史学家对此作“周到系统的研究”。在论及日本存在的社会弊端时,阿礼国也冠之以“封建的、武断的制度”,并认为:

  日本的现在的社会状态,与英吉利无法制的、凶暴的时期酷似点颇多。11

  《大君の都》(下)第十章详论日本政治,述及天皇是虚君,并引用元正天皇(741-751在位)吟咏“物悲,孤独”的诗句,揭示天皇“虚饰”“无用”的地位。12

  该章试图概括“日本历史的主要特征”,这便是:一方面有世袭的君主天皇,天皇虽是虚位,却被日本人认作唯一的正当君主;另一方面,天皇又叙任代理者作“总司令官”(即征夷大将军)13。这一述说已接近于今之史学界概括的日本的“公-武二元政治”。

  该章评介16世纪日本的实权人物织田信长(1534-1582)、丰臣秀吉(1536-1598),称其为“事实上的总司令官”14。又把江户幕府的最高统治者德川将军的职衔“征夷大将军”称之“总司令官”,此种理解和意译还是比较准确的。

  阿礼国认为,日本的幕府政治与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相近:主权者以下是分立的封建诸侯(大名),封土与名号受赐于主权者,大名在自己的领地享有若干独立于大君的权利,对家臣及从者操生杀予夺之权,家臣对主君的命令绝对服从。阿礼国在长崎逗留期间得见,肥前侯属下的武士极度忠于主上,肥前侯可自行将武士斩首。这与西欧约克·卡陪王朝的法朗斯王(938-996)时期的情形相近。15同时,阿礼国也注意到幕府对诸大名的控制,“大名互相访问是被禁止的”16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