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日封建制“酷似”的发现(3)

辛亥革命网 2011-04-25 00:00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冯天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内容提要 前近代的日本的社会实态,与中世纪欧洲相似,与欧洲的封建制度的特征相似,日本的幕藩制是东洋版的封建制度。这是19世纪中叶以

  《大君の都》还多次将太阁样(指德川将军)比之于欧洲中世纪末期的封建统治者,如第二章以德川将军类比法国中世纪晚期的封建帝王或权臣,如法王路易十一世(1461-1483年在位)、宰相黎赛留(1585-1642)、法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17

  阿礼国关于日本的种种评析,是19世纪中叶颇有史学素养和历史感觉的西欧外交官目击日本得出的结论,甚具比较史学价值。

  阿礼国可以说是以feudalism表述近世日本社会制度的第一人,而当时西欧史学界刚开始正式将欧洲中世纪称之feudalism,故其论说相当新锐。

  二、欧美学者的欧日封建社会异同研究

  与阿礼国通过目击发现欧洲、日本社会制度相似的同一时期,近现代西方学者经由文献研究,以经济史、社会史眼光对比日本与西欧,也得出同样结论。

  (一)日本的封建制度

  日本的封建制表现为武家政治,自平盛清(1117-1181)揭开序幕,源赖朝(1147-1198)创建镰仓幕府正式确立。日本哲学史家永田广志简括日本封建制的特点为:

  它以庄园制度下发展起来的封建土地所有为基础;在庄园中,作为幕府御家人的武士-土豪、公家、寺社是主要的土地所有者,而幕府也就是作为土豪的首脑建立起来的,……18

  日本在奈良时代(710-784)仿效唐制,实行班田制(国家把土地分授给6岁以上的公民,男女分别授予口田,政府向受田者课征租、庸、调和杂徭)。平安时代(794-1192)班田制解体,由贵族、神社、寺院领有的庄园逐步遍及国中。庄园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具有“不输权”(不向国家纳税)、“不入权”(不准政府官员进入),庄民与庄主有着人身依附关系。经过镰仓幕府、室町幕府,至织、丰时代以至江户时代,日本的封建制趋于成熟,永田广志说:

  始于织田-丰臣时代,经德川氏完成的这个封建制的重新改组,……是以所谓兵农分化为基础的。19

  日本中世及近世的这一套社会-经济结构,与西欧中世纪制度(封君封臣、领主庄园、骑士专职武事,等等)具有可比性,而率先进行欧日社会比较的,是19世纪中叶的西欧学者。

  (二)马克思的判断:日本有纯粹封建性的土地占有组织

  关于江户日本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结构、民情风俗的有关情形,经过16世纪以来赴日欧洲耶稣会士及随后欧美商人的译介,逐渐传布于欧美,学者从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角度开展日本研究,在19世纪中叶的西欧已开启端绪。而以宏阔的世界眼光考察东西方历史的马克思(1818-1883),也将日本纳入到观察与研究的领域,他是发现日本与西欧中世纪制度相似性的先驱之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