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形象的中国解读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12)
辛亥革命网 2014-01-06 00:00 来源:《史林》2012年1期 作者:熊月之 查看:
(51)章太炎:《变法箴言》,见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上册,第21页。
(52)《万国分类时务大成》,卷8,《各国国君》。《万国分类时务大成》由金匮钱丰(字颐仙)选辑,长安高味中云翘参订,武陵谢晋封校字,黄自元署,前有丹徒张蕴玉序言(序言作于光绪二十三年秋七月),光绪二十三年申江袖海山房石印。
(53)《亡国篇》,《国民报》第4期。转见《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1卷上册,第92页。
(54)邹容:《革命军》,周永林编《邹容文集》,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第60页。
(55)作新社译书局编译《万国历史》,光绪二十八年出版,第169-170页,此书被清政府审定为教科书,多次再版,在学堂广为流传。
(56)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美国独立战史》,1911年初版,第3页。
(57)黄兴:《致袁世凯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编《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2页。
(58)张謇:《拟会程德全嘱杨廷栋进说袁世凯》,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图书馆编《张謇全集》第1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简称:《张謇全集》第1卷,第180页。
(59)孙曜编《中华民国史料》,上海文明书局1929年版,第53页。
(60)《临时公报》,1912年2月21日,公函。
(61)张謇:《致袁世凯电》,《张謇全集》第1卷,第215页。
(62)《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第156-159页。来新夏主编《北洋军阀》(二),第750-753页。
(63)内云:“历考中外各国,改革初期,以时势造法律,不以法律强时势。美为共和模范,而开国之始,第一次宪法即因束缚政府不能为,遂有费拉德费亚会议修正之举。是役也,全体会员无不有政治之经验,其会议之所议,多有轶出原有宪法范围以外,而自操制定宪法之全权,论者不诋违法。先例具在,可为明证。现在政治会议已经召集,与美国往事由各州推举之例正同。请大总统饬下国务院咨询各员以救国大计,若众意咸成,则共和政体之精神即可因兹发轫。即例以南京政府以十四省行政长官代表之参议院,其完缺大相悬殊,正与华盛顿修正宪法若合一辙”。见《黎兼领都督等原电》,《政府公报》,1913年12月19日。
(64)这三本传记是日本土井林吉著、赵必振译的《拿破仑》,益新译社1903年出版,作新社印刷;赵宗正翻译的《拿破仑全传》,上海东来译局1903年出版;吴元润、秦国璋译述的《拿坡仑》,文明书局1903年出版。见邹振环《“革命表木”与晚清英雄谱系的重建:华盛顿与拿破仑传记文献的译刊及其影响》,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历史文献》第九辑,2005年。
(65)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上海人文月刊社1936年版,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第65页。
(66)“孔子云:‘民无信不立。’文明各国,有以诈欺行为诮人者,其受辱若挞之于市朝。华盛顿幼时受其父教,即不作诳语。吾国向重信义,近来人心不古,习为诗张,立身且难,何况立国。前清曾国藩云:‘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故无论对内对外,必当以信”。见章伯锋、李宗一主编《北洋军阀1912-1928》,第2卷,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第1386-13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