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形象的中国解读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4)

辛亥革命网 2014-01-06 00:00 来源:《史林》2012年1期 作者:熊月之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 1732-1799)的事功、品德,在晚清中国被广泛、持续传播,其形象被从多种维度解读,对于改变中国人的异域人

  国制首领之位,以四年为限,华盛顿践阼二次,共在位八年,传与阿丹士。……嘉庆五年间,华盛顿卒。国人呼之曰国父,以其有大勋劳于国故也。(22)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门洞开,华盛顿的事迹为更多的中国人所知晓。徐继畬、梁廷枏、魏源、蒋敦复等都对华盛顿事迹有所介绍与评论。

  其中,梁廷枏关于华盛顿的资料主要得自裨治文,他的评论是在《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的基础上发挥的。他特别赞赏华盛顿的高贵品德:“为人公正自矢,不事威福,不辞劳瘁。既罢,常以暇日率官绅人士与农并力耕作,国中人传为美谈。卒之日,举国伤悼,思其保障功,群尊之曰国父。至今言及,若有余思焉。”(23)他强调的是华盛顿的公正、谦虚、民望。

  徐继畬对华盛顿有多处评价,兹汇集如下:

  兀兴腾既得米利坚之地,与众议曰:得国而传子孙,是私也。牧民之任,宜择有德者为之。分其地为二十六部,每部以正统领一、副统领一,以四年为任满,集部众议之,众皆曰贤,则再留四年(八年之后,不准再留),否则推其副者为正,副或不协人望,则别行推择。乡邑之长,各以所推书姓名投匦中,毕则启匦,视所推独多者立之,或官吏,或庶民,不拘资格。退位之统领,依然与齐民齿,无所异也。二十六部正统领中,又推一总统领,居于京城,专主会盟、战伐之事,各部皆听命。其推择之法,与推择各部统领同,亦以四年为任满,再任则八年。(24)

  顿既定国,谢兵柄,欲归田,众不肯舍,坚推立为国主。顿乃与众议曰,得国而传子孙,是私也。牧民之任,宜择有德者为之。仍各部之旧,分建为国,每国正统领一,副统领佐之,(副统领有一员者,有数员者。)以四年为任满。(亦有一年二年一易者。)集部众议之,众皆曰贤,则再留四年。(八年之后,不准再留。)否则推其副者为正,副或不协人望,则别行推择乡邑之长。各以所推书姓名投匦中,毕则启匦,视所推独多者立之。或官吏,或庶民,不拘资格。退位之统领,依然与齐民齿,无所异也。各国正统领之中,又推一总统领,专主会盟,战伐之事,各国皆听命。其推择之法,与推择各国统领同,亦以四年为任满,再任则八年。(25)

  兀兴腾,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26)

  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27)

  最后两段话后来被美国传教士拼接在一起,刻在石碑上,砌入美国华盛顿纪念塔内。

  从徐继畬的这些评价,可以明显地看出,他是将华盛顿的事功、品德置于中国文化评价系统中来考量的,既重视其私德即个人素质,盛称其勇、雄,将其与陈胜、吴广、曹操、刘备相比,更突出其公德即对国家与历史的贡献,盛称其不僭位号,不传子孙,开创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将其与尧舜相提并论,即所谓三代之遗意;既重视华盛顿的武功,也强调其文治,所谓治国崇让善俗。这样,内圣外王,华盛顿成为雄绝千古的圣人。

  徐继畬从世界范围与人类历史两个维度,从事功与道德两个方面,予华盛顿以无比崇高的评价。其实,这样的圣人,不只是西方,就是在中国,也只有传说中的三代尧舜庶几近之,其他历代所谓圣君仁帝,无一能及。但是,徐继畬还是笔下留有余地,将其限制在西方范围之内,说是“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从徐继畬写《瀛寰考略》所用“兀兴腾”,到《瀛寰志略》定名“华盛顿”,可以推测,他在写《瀛寰考略》时,并没有见到《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上刊载的《华盛顿言行最略》,也没有看到裨治文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也就是说,徐继畬对华盛顿的评价,是他在无所依傍、无所继承、无所参考的情况下独立做出的。

  魏源的评价,与徐继畬异曲同工:

  呜呼,弥利坚国,非有雄才枭杰之王也,涣散二十七部落,涣散数十万黔首,愤于无道之虎狼英吉利,同仇一倡,不约成城,坚壁清野,绝其饷道,遂(逐)走强敌,尽复故疆,可不谓武乎!……二十七部酋,分东西二路,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28)

  魏源认为,仅设统领、不设国王、事简政速、令行禁止的民主制度,具有永恒的价值,可以“垂奕世而无弊”。魏源的评论,所谓武、公、周,较之徐继畬的评论更为细致一些,但总体上没有超出徐继畬的范围。评论中所谓“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显然有孟子民贵君轻话语的影子。

  稍后于魏源,上海文人蒋敦复写过一篇《华盛顿传》,称颂华盛顿:

  (合众国成)华盛顿复慨然辞众,谢兵权,归田里。各部酋长、诸将校军士、百姓咸免冠额首而前曰:大王功德巍巍,群臣愿奉大王为吾国主。乃大诰于众曰:有国而传子孙,私也;权重而久居之,乱之基也。其罢帝号,勿传世,勿终身执国柄,分建列邦。邦之百姓,推择一人统其众,为伯勒格斯(君民共政之称)。众伯勒格斯中推择一人为大伯勒格斯,军国大事,咸取决焉。然必与众会议乃成,一人不能独占威福,四载一易。大众请留,更历四载,必易。既及英平,思与民休息,乃下令曰:继自今以往,如有贪利忘义,削民膏、残民命者,与吾民共诛殛之毋赦。当是时,人和年丰,化行俗美,华盛顿名赫赫,至今称道弗衰云。(29)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