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麟独到的记游崂山诗文(5)
时间:2013-12-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后崂一日》云:“后崂,据朋友说,比前崂更幽深,更清奇,更瑰丽。我时时在悬想着,也天天在渴望着,终于在六月七日,给我达到畅游的目的了。同游的是高考同年裘胜嘉兄。事前,我们到中国旅行社问明白开往崂山的游览专车是在早晨八时启行,所以隔晚预备好了软片和干点,七日上午七时许,就同到旅行社守候。先在那里的,有新自日本归国的杨君,交通银行的某君及其女友。问旅行社,知道汽车是有的,须再等一回。及八时半,忽又说没有汽车了,原因是车子都给日本海军雇空了。听了这样奇突的消息,大家为之愕然!杨君很愤慨,他于三天前便到旅行社报名,昨日旅行社通知他于今晨七时到社集合出发,万不料办事人竟是这样的不当一回事!我们也很惊奇,报纸上天天刊着崂山游览专车“每日开往,风雨无阻”的大幅广告,事实却竟是这样!杨君说,他在日本十三年,就从来没有碰见过这种事。我们都为中国旅行社的服务精神叹息了!但那个旅行社的职员倒似乎若无其事的泰然自若!我们五个人经过了一度商议,便决定合雇一辆汽车前往。目的地是靛缸湾、蔚竹庵和大崂观三处。电话打去后,不到十分钟,一辆1936式的流线型汽车便已停在中国旅行社门首了。五个人登车出发。临行,口占一绝:《重游崂山晓发青市》:“天步阽危国步艰,微官转喜得投闲。此生不作封侯想,收拾雄心且看山。” 过东镇,汽车便在绿树丛中奔驰,从窗子里远望薄雾轻笼的山头,一忽儿矗立云堆上,一忽儿又埋入云堆里。在路上,时常遇到穿得红红绿绿的村妇骑在骡背上,得得而过,后面跟着她的丈夫,或者在前面牵着骡子缓缓步行。这情景,充分的表现出北方农村的特殊性,在江南是从来没有看见的。 经李村、九水、板房,渐渐地投人崂山的怀抱。岚光云影,目不暇给。十时到柳树台,那里已是崂山的山麓了。下车,作十分钟的浏览。柳树台在一山谷中。三面是高山,只有一面是缺口。从前汽车道只通到这里,再上去便须坐轿或步行了。现在则以市政建设的积极展辟,汽车已可直达北九水。在那里,老树参天,浓荫蔽日,真是名副其实的柳树台。我们到山上绕了一个圈子,拍了一张照,便继续前进。这时,下了几点小雨,但不久就停了。过柳树台,便完全是上坡。在山腰里凿山通道,上凭峻坂,下临绝壑,汽车曲曲折折地遵着大道向北爬。到处有碰壁的危险,也到处有坠入深渊的危险。我真为我自己的安全捏一把汗。到此,方知筑路工程的艰巨和司机技术的谙练。而远近风景,也愈出愈奇,愈转愈妙,使人如在画中,如在梦中。崂山,在我第一次的印象里觉得它唯一的胜处,便是它的山峰和岩石。但到今天,我方才完全认识了崂山山峰的峭丽,岩石的秀拔。每一块岩石,每一座山峰,都似石匠刻意雕琢出来的,不到崂山,决不会相信天地间有这样的岩石、这样的山峰。一般的说来,南方北方山的不同,正如南方北方人的不同一样。南方的山多土,北方的山多石;南方的山多树木,多泉瀑;北方的山树木很少,泉瀑也不多见。要是拿一句话来说明南方北方山的特性,则南方的山以肉胜,北方的山以骨胜。因为以肉胜,所以美在秀丽的幽邃;因为以骨胜,所以妙在雄伟的峭拔。照地位说,崂山应该归人北方山的类型中,但它除了富有北方山的特性外,还充分的带有南方山的优点。单说土壤吧,在山腰山麓,土是厚厚的,其肥沃不下于南方的山。再说树木吧,到处绿树成荫,野花怒放,其奇丽也不让于南方的山。至于泉瀑,则北九水和鱼鳞瀑,更是名闻遐迩!所以,崂山可以说兼有南北山的优点,为别处的山所及不来的。我在车子里贪婪地看着刻刻在变换的四围的风景,不断地比较着近年来游过的南北名山,一点不觉得时间的消逝。十点半,车子把我们临时结合的五个人,安稳地送到了北九水,那是这一条路的终点,汽车再不能前进了。北九水是崂山风景的结晶处。无数的峰峦高高低低地在四面环抱着,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风韵。流水潺潺,常绕耳边。碧澄澄的泉水,给微风吹了,水面上便刻划出一层层的皱纹来。地上,山上,望去是一片浓绿色。这浓绿色,报告人们春已溜走了,现在已是初夏的季节了。五个人分成了两组,我和裘、杨二君走在一起,裘君和杨君都没有游过崂山,我虽游过,但所游的系前崂,后崂也是第一次来,所以都不认识路。我们只能凭着指路牌和游览地图走。在北九水,有小学校,有大饭店,有公安局分驻所,有争奇斗胜的富人别墅,有竹篱茅舍的穷人住宅,参差错落,天然的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市集。北九水为白沙河上游,有内外之分。自大崂观至太和观叫外九水,自太和观至鱼鳞口叫内九水。外九水我们没有到,即自北九水汽车站沿着大道,向鱼鳞口慢慢前进。两峰夹峙,一水中穿,峭壁危岩,绿潭急湍,极潦徊曲折之妙。这时天气渐渐地转向阴沉,山后背有稀薄的白雾在冒起来。我们的心里暗暗祈祷着,希望天公作美,在我们回到青岛之前,不要下雨。大路靠着山涧筑成,崇岭回合,旋入旋掩,峡势错互,愈入愈狭。两岸丛林密菁,遮得黑沉沉地,一望无际。滔滔汩汩的涧流声,却从树林里隐隐传出来。不一刻,便到了双石屋。 双石屋是鱼鳞瀑和蔚竹庵的分路处,我们决定先观鱼鳞瀑,再上蔚竹庵。那里是一个小小的山村,倚崖傍涧,松竹荫如。自此南下至涧底,沿石径曲折入,逾二水、三水至鹰巢河。河自东北破峡来,峡峭湍急,声闻震谷。更入,径益纤,景益奇。翠壁丹崖,层见叠出。五水之飞凰崖,六水之锦帆嶂,七水之连云岩,次第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所谓九水,据《劳山志》所载,凡九来,每折为一水。有许多地名,地图上虽经标明,但事实上却不易确切地指出。好在我们的目的是领略山情水态,并不是作山水的考证,所以也就免予深究了。再进,便是鱼鳞口,俗名牙门。两崖逼来,欲开复合,形势天成。从这里回望北九水,已云树弥漫,模糊难辨了。途中曾作一律:《北九水道中》:“几处山头锁野烟,靛缸湾在碧云边。奇峰十里浑如画,羁客三人便欲仙。乍咽乍喧穿岭水,不晴不雨养花天。此行未许愁岑寂,长有滩声出树颠。” 鱼鳞瀑又名靛缸湾,自双石屋到靛缸湾,一路都是新砌的石级。在牙门附近遇见三四十个日本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每个小孩子手里都携有日本汽水两瓶,徒手登山。在靛缸湾,原有我国的崂山汽水出售,但他们不愿买中国货,辛辛苦苦地从市里带他们本国的汽水到崂山来。国民这样爱国,国家哪得不强?想到他们在中国而不用中国货,我们住在中国的中国人,却偏偏喜欢买日本货,真是太使我们惭愧了!据杨君说:日本人不肯用外国货是成了一种习惯。在日本,本国的香烟,又贵又劣,吸起来有一股浓烈的臭味,但吸烟的日本人,总是吸日本烟,决不用外国烟。他这一次回国,在船上看见许多日本人,带了不少的日本香烟到中国来。这一种爱国的精神,是实在值得我们钦佩的!上午十二时,到了我们的目的地靛缸湾。路上山上,都挤满了游人,有的在观瀑,有的在谈笑,有的在进干点。当我们还没有望见瀑布的时候,就听得大声澎湃如雷霆,发自上首山谷间。左右峰峦,愈耸拔,愈纡回,愈秀丽,把靛缸湾团团包围起来。悬崖壁立,习瀑自东南壁高处石门中劈翠下泻,至壁半,忽凹入如盆,水注其内,复涌出跌落入潭。潭水深碧作蔚蓝色,故有靛缸湾之称。风吹浪激,水面被拥起无数圈的细纹,一层层,闪闪烁烁,好像太阳光下的鱼鳞片一样。这或许就是靛缸湾又叫鱼鳞瀑的来由吧? 潭的周围,已用水泥修筑了平坦的堤道。潭东构有仙舫一座,崖西建有观瀑亭一座,都可供游人休憩。观瀑亭适隔潭与瀑布相对。凭栏俯视,尤有河悬海立之势。可惜这里的一切工事,似乎与靛缸湾原来的景物太欠谐和,看了好像怪刺眼的,令人心头不舒服。这里是北九水的发源地,也是青岛唯一的大水白沙河的发源地。立在潭边,望着飞空而下的瀑布,诵崔应阶“盘空舞雪飞泉落,扑面银花细雨来”的鱼鳞口瀑布诗,不觉悠然神往!摄了两张小影,就到仙舫里品茗吃干点。这时云开日出,雾消烟散,是一天中最晴朗的一刻。我靠在栏杆旁,望望瀑布,看看水,看看天,随口吟了一首小诗:《靛缸湾》:“晴岚郁勃水空明,满眼奇峰削不成。一自二崂成独契,诗心更比去年清。”盘桓久之,就离开靛缸湾,再游蔚竹庵。本来自靛缸湾到蔚竹庵是有一捷径的,我们因为不认识,仍折回双石屋,依照指路牌的指示走去。从双石屋到蔚竹庵,都是未经修治的山僻小径,满山长满松林。我们好几次怀疑自己走错了路要折回去,后经村人指点,方才放胆前进。一路除了遇到十几个日本人外,绝少其他游人。杨君谈着东邻的民情风俗,及最近彼邦朝野人士对于我国“西南异动”的论调,听了心里有些火辣辣地,不能赞一词。这时天色渐变,气候骤寒,大有雨意。翻过了好几座山头,终于,深藏于万绿丛中的蔚竹庵,给我们发现了。当我转过凤凰岗,首先望见庵旁的石塔时,几乎高兴得欢呼起来。途中曾作一绝:《蔚竹庵》云:“云深何处锁烟岚,境僻无人试共探。路转峰回钟罄寂,万松翠裹一茅庵。” “万松翠裹一茅庵”,这句诗是真实的。蔚竹庵在万松深处,远远地望去,只有几条屋脊,露出树梢。整个的禅宇,都给松荫吞没了。门前是一道深壑,两边长满了密密层层的杂树和细竹。微风过处,只听得一片萧萧瑟瑟声。远近峰峦,环列如屏,瑰丽如画。庵的西北面,峭壁高耸,老松纠缠盘结,层布其上,深阴沉沉,风光尤绝!我最爱那一片松荫!我们本来跑得很热,但一到庵前,忽地周身凉爽起来,似进人清凉世界一般。小立庵前,口占一绝:《蔚竹庵前小立》:“出世情原入世情,天将胜地托书生。松荫十亩浓如盖,小立峰前独听莺。” |
- 上一篇:连战践祖父连横爱国遗愿游崂山
- 下一篇:胡适和他的新诗集《尝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