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和辛亥革命(13)

辛亥革命网 2012-08-1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袁刚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值辛亥革命100周年之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团委“寄予未来”系列讲座荣幸邀请到袁刚教授为大家讲“国会与辛亥革命”。 ,国会和辛亥革命

  美国建国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代表会议(代议制国会)的协商与票决、竞争与妥协机制,使不同利益集团公开博弈得到整合,用宪法将松散的十三州殖民地,整合发展为一个强大的民主国家,麦迪逊就将共和定义为大范围的代议制民主政治。试想,如果没有大陆会议制宪,及后来的参众两院国会的博弈整合机制,美国当发生多少次内战,分裂成多少个国家!所以,武昌起义后不久,荟集上海的立宪精英张謇、赵凤昌等看准了国会机制,适时提出模仿美国费城十三州会议,在上海设临时国会。他们给各省代表会的信有《国土寥廓种族不一与共和政体之问题》一札:

  “国土寥廓,最宜于共和分治。……美之国土广宽,不亚于中国,而共和之治最先,成绩最美,其明证也。……今若南主共和,而北主张君主,意见不一,领土以分,……继以外患,瓜分之祸,即在目前。此真全国汉、满、蒙、回、藏五族死生存亡之机,所望于会议诸君,熟察而深维之也”。

  又有《拟定政见五条》札:

  “保全全国旧有疆土,以巩固国家之地位。消融一切种族界限,以弭永久之竞争。发挥人道主义,以图国民之幸福。缩减战争时地,以速平和之恢复。联络全国军民,以促共和之实行”。

  立宪派提出的“五族共和”,应该说比孙中山“驱除鞑虏”高明,更具见识。而以代议制国会促和促统一,消融民族冲突,五族共和,以人道主义来谋求全体国民之幸福,就是要以普世价值、民主制度,来弭合差异,保全中国。

  在这里我们看到,百年前的先贤们对议会民主的价值就如此的洞悉,而今天仍有反民主人士,说国会争吵会招致国家分裂,此足证其虚!是危言耸听。

  那么,为什么美国能通过国会立宪建立民主联邦,中华民国学美国,仅搞了两年,就归于军事专制了呢?

  有人说中国人素质差,这也不足为训。难道1876年的美国民众素质,能比百多年后的中国人强多少?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精英,无论是革命派还是立宪派,都有不少宪政专家,如宋教仁、汤化龙、雷奋、王正廷等,吴景廉、谷钟秀也是我们北大毕业的,两派在国会中的议员,也是高学历高水准,素质不但不比百年前的美国大陆会议代表差,较之百年后的我国人大政协“两会”代表,议政能力也高出一筹。政体“顶层设计”及操控政权,从来都是少数精英的事,民主建政取决于精英及由他们唤起的民众,而绝非广大不过问政治的芸芸众生。这在美国也是一样,我们只要看看《联邦党人文集》就清楚。当时美国绝大多数军民都热望华盛顿当国王,但华盛顿自己坚决不干,还苦口婆心地劝导愚民群众拥戴共和,这与袁世凯强奸民意当皇帝,真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以民众素质差而判定中国人没有民主立宪的资格,也是相当荒谬的。

  现代民主政治就是议会政治,民主制度的核心就是代议制国会。英国至今尚无一部成文宪法,但国会机制从十三世纪就开始出现,与国王达成契约,使国会逐渐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虚君共和。国会(巴里满)既是争斗的舞台,又是立法决策的场所,既能体现民意,又能将民意整合为国家意志,使英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所以,鸦片战争后洋务知识分子早就着力介绍巴里满,清末立宪派要求“速开国会”,就是希望实现英式君主立宪。只是因学英国不成,才又转而学美国,但都是以国会为中心,来统筹一切,实现民主宪政。辛亥革命推翻专制清朝,使国会机制在中国政治舞台有了最初的实践。

  作为民国建政开基的临时国会,各省都督府代表会及其后的临时参议院,在一年半时间里为统合独立各省乃至神州各地,创建新民国,做了大量极具历史意义的工作。正是这个临时国会,选举了两任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草拟《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成立临时政府,议准清廷退位诏书,议定《临时约法》,及其它各种法律55部,有学者指出:“所有重要的开国法制,可以说都是临时参议院完成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辛亥革命正是以临时国会为中心,开创了民国,开创了民主。民国元年底至二年初,又在全国进行了半年之久的议会选举,包括地方议会,由此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届民选国会,正式国会有参、众两院,并初步形成两党制,制宪立法工作都很有步骤地进行,并对袁世凯政府进行了严厉监督。可惜,这种民主机制仅维持一年不到,就被袁世凯废止,袁以北洋武力为支撑,建立了另一种形式的军政府,开启了北洋军阀16年的统治。

  有人说要为袁世凯翻案,袁不值得翻案,但要作客观评价。袁是清封疆大吏,官至中堂宰辅,在旧官僚中是较愿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因汉人身份遭受清廷猜疑排挤。武昌起义后清不得不起用他时,袁出山提出的第一项主张就是“开国会”,正是老袁配合立宪党人设计的和议路线图,以国会机制实现了政权的和平转移,自己也由南京的临时国会举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但旧官僚出身的袁世凯虽趋新,却并无半点民主意识,满腹权术生性狡诈投机,当不了时人所期望的中国的华盛顿,成为中国议会民主的第一杀手!

  由于没有国会制约,老军头袁世凯得以公开独裁,倒行逆施。1914年5月1日,袁废除《临时约法》,公布未经国会程序的御制《中华民国约法》,人称“袁记约法”,另设“参政院”为咨询机关,不要国会监督,最后闹出个“洪宪帝制”。在全国声讨中,袁世凯于1916年6月6日可耻地死去,黎元洪依《临时约法》得继任总统,并于8月1日重开国会。但自后国会再也没有恢复其独立性,一直被权势人物操弄于掌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